未敢忘記 vs 守護記憶
去年,對於是否應該去維園,開始有一點爭議。行禮如儀,老土了,不想去了,其實很能理解。去年跟大學舍堂組仔有討論過,他認為新一代沒有親身經歷六四,感覺疏離,不悼念是可以理解的。
六四發生時,安逸太郎才3歲,我身邊的安逸太太甚至還沒出世;說親身經歷,我經歷過條毛。了解六四,其實都是因為當年啊sir提出來討論,跟我們說一定一定要把這事記住直到平反,才開始對這件事有情意結。
到今年,甚至是否應該悼念,都有爭議 。先不要說什麼陰謀論學生染紅了是打手什麼什麼。不論他們結論有沒有邏輯,至少,中大學生會只是插人家集體悼念,而不是赤裸裸的說“關我撚事”,我最多覺得他們衝出來(少少)柒。
最大問題的,是出現了那群純粹因為(1)自以為眾人皆醉我獨醒(2)以為自己立場是爭取獨立所以隔離國家的事不關自己事(3)因為支聯會柒而打包label埋悼念六四=柒的人。
第(1)類人其實無mud得救。第(2)類,以為中國的事唔關自己事,其實很容易駁 。隔離屋發生事,你的確可以唔理;但而家中共不只在隔離,也不只在門口,還已經坐在你客廳,你反而覺得唔關自己事?就算你要爭取獨立,sor9ry你又未爭取到wor。
第(3)類,就是marketing問題了。支聯會各大佬已經老了,用的都是老方法,所以被人覺得很柒(當然也很腐敗)。正如以前吸收資訊只靠報紙(相對是centralized sources),現在靠網上媒體(decentralized sources);宣傳及傳承六四相關資訊也必須與時並進,可能需要更多visual stimulations,用更多貼緊年輕人的language,不能讓(正常)年輕一輩覺得這是柒事 。
這個記憶到新一代開始被淡忘甚至被厭棄,肯定是因為我們有些應該做的事沒做好(當然還因為現今的中學課程不教,甚至阻止老師教)。與其鬧班後生仔 disrespectful,不如做好自己。光是未敢忘記已經不夠,要守護記憶,必須更下苦功。
P.S. 過往幾年考CFA的關係,都不是年年去維園,但還是認為年年去的人都是可敬的。
P.P.S. 中四時中史presentation,我選了講六四,沒有被阻止,很感恩。
留言
張貼留言